中国科学院院士胡事民教授莅临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指导!

来源: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作者:李丽编辑人:罗园发稿时间:2025-09-22浏览次数:

9 月 20 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胡事民教授率专家团队莅临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围绕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核心议题开展深度交流指导,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同行出席的专家还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利刚教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高林研究员,清华大学张松海教授,北京交通大学于剑教授,南京大学王贝贝教授,厦门大学陈安军副研究员等。

胡事民院士一行先后与校长傅欣教授和学院青年教师骨干座谈,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青年博士代表全程参与交流。

校长傅欣教授与胡事民院士一行会谈。胡事民院士充分肯定我校计算机学科近年来发展取得的成绩,并强调了省属高校计算机学科和人才培养对国家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傅欣校长对胡院士及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专家团队专程前来传经送宝、指导工作致以诚挚感谢。他介绍说,计算机学科是学校重点建设的优势学科之一,当前正处于提质升级的关键阶段,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深化学校计算机学科与国内顶尖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纽带,借力专家智慧破解学科发展瓶颈,进一步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与科研创新水平,为行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在学院指导座谈会上,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胡新荣教授首先作学院工作汇报。她系统介绍了学院在计算机与纺织交叉融合领域的科研平台搭建成果,重点阐述了团队在人工智能赋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中的具体探索与实践;同时,她也坦诚提出了当前学院在团队建设中面临的瓶颈与发展困惑。

胡事民院士一行认真听取汇报后,对学院学科建设的阶段性成效给予高度肯定,认为其在跨学科融合领域的探索方向清晰、成果扎实,契合地方院校服务产业发展的定位。针对学院发展需求,胡院士围绕四大核心议题提出针对性指导建议:一是凝练地方院校学科特色方向,需立足区域产业优势,避免盲目跟风;二是加强跨学科协同创新,打破学科壁垒,推动计算机技术与纺织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催生原创性科研成果;三是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能,建立与企业的常态化对接机制,让科研成果真正服务于产业升级,实现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 的闭环。他特别强调,计算机学科建设需始终紧扣国家战略需求与产业发展趋势,在夯实基础研究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产学研融合力度,确保学科发展既具学术高度,又有应用价值。

在交流互动中,胡事民院士一行对学院青年博士提出的困惑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围绕科研方向选择、项目申报难点、教学工作痛点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针对科研方向定位,专家团队建议青年博士结合自身研究兴趣与学科交叉特色,聚焦 “人工智能 + 纺织服装” 细分领域深耕,避免研究方向分散;面对项目申请困境,他们分享了凝练项目创新点、优化申报书撰写逻辑、整合资源搭建合作团队等实用经验;谈及教学难题时,也结合前沿技术与教学实践,提出了将科研案例融入课堂、激发学生跨学科思维的具体建议。胡事民院士特别鼓励青年博士团队,要牢牢把握学科交叉的发展机遇,主动深耕纺织服装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领域,在技术攻关与产业服务中找准自身定位,以扎实的研究成果实现个人成长与学科发展的同频共振,为推动行业技术升级贡献青年力量。

此次交流指导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进一步明晰学科建设方向、提升学科竞争力注入新动能,学院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梳理总结建议,推动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