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纺织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欢迎你

来源: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作者: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编辑人:喻仪发稿时间:2021-06-21浏览次数:

一、学院简介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是武汉纺织大学规模较大,整体实力雄厚的院部之一。学院现有教职工90人,其中专业教师68人(高级职称37人,具有博士学历38人),是一支朝气蓬勃、富有潜力的教学科研团队。拥有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湖北省名师工作室”、湖北省“程序设计课程群”教学团队、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纺织之光”教师。现在校本科生1870人、研究生近200人。胡新荣教授获批“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6级张春帅同学是全国“自强之星”。

院长胡新荣教授欢迎新同学

    学院建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5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专业分别获批湖北省战略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分别入选省级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湖北省首批入选的国家级“双一流”建设专业。学院是中国软件行业校园招聘与实习公共服务平台百所试点院校。

CCF YOCSEF武汉走进纺大 暨人工智能及行业应用论坛成功举办

    学院2006年获得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2012年获批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2016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C-;2012 年获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通过专业硕士学位点专项评估。

二、教科研平台

    学院拥有湖北省服装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纺织服装智能化工程研究中心、云计算研究所、机器学习研究所及大数据工程中心等科研机构,与科大讯飞、万方数据、奥浦信息等企业联合共建了人工智能实验室、纺织大数据研发中心、信息安全实验室等研发基地。获批了湖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可视计算与数字纺织,建设了可视化计算与数字纺织、纺织物联网中心等2个湖北省纺织产业链共性技术协同创新团队和移动计算与智能感知、复杂网络建模及应用、纺织智能控制与识别等3个校级学科创新团队,同时建设了校级学科群“现代纺织信息技术”和省级学科群“时尚创意文化”,建有“程序设计课程群教学团队”等多个湖北省教科研团队。

机器人俱乐部成振瑞等同学获2020年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 “京天杯”机器人自动驾驶组季军

三、专业设置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湖北省战略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试点专业,本专业顺应国家和地方对虚拟现实、图形图像、游戏开发、人工智能等人才紧缺领域的需求,培养具备扎实的图形图像处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优良品德、富有创新精神较强实践能力,能解决本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16人,硕士学位2人。近年来,专业教师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其它企业类项目40余项;本专业拥有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专业实验室和学生自主创新实验园区,成立了ACM竞赛、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网络安全俱乐部等学生自主学习组织,专业学习环境良好,课外实践创新氛围浓厚,本专业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等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毕业学生受到企业的好评。

主要课程:离散数学、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原理与应用,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OpenGL图形编程,Unity 3D应用开发,移动平台应用开发,机器学习,人工智能。

就业前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游戏开发等相关领域是目前国家和地方重点发展领域,人才需求量大。本专业毕业的学能够在游戏动漫、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图形图像等领域从事平台搭建、应用开发、算法设计,项目管理等工作,也能报考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继续深造。学生毕业5年后,经过实践锻炼,能成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师,项目和技术负责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

专业咨询联系人:彭涛

电话:027-59367297

邮箱:33097696@qq.com


U3D俱乐部同学周末开展项目交流


2.软件工程

专业介绍:软件工程专业入选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湖北省战略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试点专业本专业面向软件行业,本专业采用以项目为背景的教学方式,“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贯彻面向岗位、面向综合素质、面向个性化的三个面向原则,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软件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软件工程领域前沿技术和软件开发方法,具备规范的软件设计、开发、测试和项目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良好的组织与交流能力,能够按照工程化方法从事软件项目开发和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湖北省“百人计划”1人,武汉市“黄鹤英才计划”1人,高级职称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1人、5人有海外留学经历,4人具有海外博士后研究经历。

主要课程:计算机科学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Net程序设计、J2EE企业级应用开发、面向对象程序设计、XML技术及应用、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离散数学、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库系统应用开发软件工程、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现代软件工程、统一建模语言UML、软件测试技术和软件项目管理。

就业前景:毕业生能够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科研、开发及管理等工作,包括计算机软件专业公司从事软件设计、开发、测试与软件项目管理。金融企业从事数据处理、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企业软件的系统分析与维护、办公自动化软件处理,信息技术商业企业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研发与服务等,就业范围广,前景良好,并可进一步攻读硕士研究生。

专业咨询联系人:叶鹏

电话:027-59367297

邮箱: 371800607@qq.com


3.物联网工程

专业介绍:本专业面向行业物联网发展战略需求,突出物联网技术在行业领域交叉渗透的应用特点,使学生掌握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物联网中物物互联与信息感知交互的理论方法、物联网的关键共性技术和在行业及跨行业领域业务流程精细化的物联网信息处理应用技术,具有坚实的物联网技术在行业领域或跨行业领域综合应用的能力,能胜任物联网应用技术的研发及行业应用系统的物联网规划、分析、设计、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需要。物联网工程专业共有专业教师15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9名,多名教师获学校教学质量优秀奖、学校“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近年来,本专业教师承担课题项目20多项,公开发表各类高水平论文2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3项。本专业学生就业率、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满意度均位于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在中国机器人大赛、全国高校互联网应用创新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等赛事中获得国家级奖励8人次,省级奖励20人次。

主要开设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字逻辑、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RFID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及设计、Linux系统编程、物联网通信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综合应用及设计。

就业前景:主要就业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产品及系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产品开发、技术管理与设备维护等。

专业咨询联系人:聂刚

电话:027-29367297

邮箱:ng@wtu.edu.cn

举办各种专业竞赛


4.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专业介绍:本专业涵盖大数据的发现、处理、运算、应用等核心理论与技术,旨在培养社会急需的具备大数据处理及分析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可开设的课程和实验包括海量数据采集、分布式数据存储系统设计、大数据计算分析和大数据展示等,涵盖了大数据科学人才培养和研究所需的各个环节。本专业面向数据科学和大数据开发技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与专业素养,掌握计算机与数据科学涉及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从事海量数据采集、分布式数据存储、数据标注、大数据处理算法建模、大数据算法高效求解与推理等开发和研究工作,富有家国情怀和奋斗精神,具备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数据科学人才。

主要开设课程:数据科学基础课程(数据科学导论、大数据可视化、数据采集与网络爬虫、Python数据分析与挖掘),大数据存储和计算架构课程(Hadoop系统开发、Spark内存计算、分布式数据库、图数据库与图计算)、人工智能类课程(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

就业前景: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具备大数据科学和技术核心专业能力,能够在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计算机、经济、金融、贸易、商务等行业相关的数据科学研究、大数据分析、大数据计算架构开发、数据可视化、大数据应用系统开发以及大数据决策等工作。也可从事与大数据密切相关的人工智能、云计算平台的开发和研究工作。毕业生可报考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毕业生经过5年左右的工作锻炼,能够成为企事业单位的项目管理人员或技术负责人。

专业咨询联系人:李丽

电话:027-29367297

邮箱:lli@wtu.edu.cn


5.人工智能

本科,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介绍:本专业顺应国家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面向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开发,算法设计等人才紧缺领域,培养掌握人工智能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工程技术,富有家国情怀和奋斗精神,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能解决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目前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这两个专业都隶属于计人工智能系。人工智能系共有专业教师8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阳光拔尖人才”1名,近年来,本专业教师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多名教师获学校教学质量优秀奖、学校“科研标兵”、武汉纺织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荣誉称号。近年来,本专业教师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和中青年人才项目,以及湖北省统计局项目等15项,出版教材2部,发表A类以上高水平论文1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5项。主持横向项目十余项,项目经费进账600余万。拥有大数据服务中心、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人形机器人实验室、工业机器人实验室、计算机机房、机器视觉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创新实验室等。同时,在人工智能等专业实践与应用场景方面,在服装产业数字化、智能化领域积极布局,拥有湖北省服装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计算研究所、机器学习研究所及大数据工程中心,还与科大讯飞、万方数据、奥浦信息等企业联合共建了人工智能实验室、纺织大数据研发中心、信息安全实验室等研发基地。、主要开设课程:计算机相关课程(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数字逻辑,编译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算法分析与设计,数字图像处理,最优化方法,控制理论与方法,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与应用,自然语言处理)。

就业前景:本专业的毕业生在人工智能及相关应用领域能从事深度学习框、工具与实践平台的搭建;能从事智能算法设计、计算机视觉智能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的工程设计和应用开发;能从事系统决策与管理、企业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也能报考人工智能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继续深造。毕业生经过5年的锻炼,能够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项目管理者,智能算法设计师、技术负责人和部门管理人员。

专业咨询联系人:李丽

电话:027-29367297

邮箱:lli@wtu.edu.cn

大数据服务中心

仿人机器人实验室


四、学生活动与就业

学院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育人理念,秉持“创建一流的基础课教学、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育人目标,不断探索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坚持实施导师制,开展“一加一”指导,实施“学业与生涯发展赋能计划”,聚焦本科生学业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与帮扶,开展个体辅导与团体辅导、导师指导与朋辈帮扶、课程辅导与发展指导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学业与发展能力。学院毕业生初次就业薪酬多年居全校前列,毕业生高薪就职于阿里巴巴、网易、新美大、欢聚时代、深信服、九言科技等知名互联网企业。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成立了1024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建有数学建模协会、苹果俱乐部、ACM俱乐部、蓝桥杯竞赛协会、网络安全俱乐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俱乐部、3D游戏与虚拟现实开发俱乐部等学生科技创新组织,做到让每一个学生进入一个团队、参与一个项目、参加一个竞赛,受一次教育。学生在省部级乃至国家级大学生“挑战杯”科技大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世界机器人、软件设计大赛、嵌入式硬件设计大赛、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网络信息安全、蓝桥杯、大学生数学建模等重大赛事中屡获佳绩。



五、学生获奖

1.每年学生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等专业比赛中百名学生获奖;

2.陈松等3人获软银机器人杯中国机器人技能大赛全国二等奖(2018年);

3.邢海峰等3人获中国机器人大赛国家级优胜奖(2018年);

4.李林峰等3人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二等奖(2018年);

5.廉毅获第十三届东风日产杯-清华IE亮剑全国工业工程应用案例大赛暨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工业工程创新方法专项赛全国三等奖(2018年);

6.严霜的“大数据+鞋柜杀菌除臭机及系列智能家电”获互联网大赛湖北省级金奖(2018年)

7.杨皓然等5人获世界机器人大赛冠军赛全国三等奖(2019年);

8.李雪祎等3人获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移动应用创新赛全国三等奖(2019年);

9.马超等4人获第12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创新实践能力赛湖北省三等奖(2019年);

10.成振瑞等获“软银机器人杯”中国机器人技能大赛一等奖(2019年);

11. 曾路等获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秦皇岛站优秀奖、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绵阳站铜奖(2020年);

12.陈小雪获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银奖(2020年);

13.张慧雯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女生专场银奖(2020年);

14.曾路、黄成君获第十一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个人赛国赛二等奖(2020年);

15.郭嘉豪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国赛一等赛(2020年);

16.黄金来、柯森获第二届IKCEST“一带一路”国际大数据竞赛优秀奖(2020年);

17.成振瑞等同学获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 “京天杯” 机器人自动驾驶组季军(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