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2日,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在崇真楼南楼4030会议室主办了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智汇讲坛(2025第一期)。本期讲坛邀请了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学部长聘教授秦兵、西安交通大学软件学院教授王伟、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副教授朱鹏飞、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教授李琳、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助理研究院林希珣等校外专家,围绕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等内容,以特邀嘉宾报告、学术骨干汇报、点评互动的形式展开交流。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姜明华教授出席活动并致辞,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名誉院长严睿教授主持活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胡新荣、院党委书记晏伟、副院长魏雄、副院长彭涛以及师生代表参会。
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姜明华教授致辞。他说,学校正致力于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时期,积极依托纺织产业优势,推动“AI+纺织”跨学科融合,培养具有行业特色的人工智能人才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是学校一流学科战略布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强调,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期盼专家们为学校学科建设和发展诊脉开方。
在特邀嘉宾报告环节,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学部长聘教授秦兵首先以《大模型知识边界探索》为题作报告。他围绕“知识象限”理论,探讨了大模型的知识边界问题,探索提升大模型对其知识边界的自我感知能力,拓展大模型的知识边界,助力于模型内在的知识机制的深入理解。
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副教授朱鹏飞以《协同进化学习》为题,介绍了团队构建的VisDrone大规模无人机视觉数据平台,涵盖可见光、双光及多机协同数据,覆盖目标检测、目标跟踪、群体分析和协同感知等任务。他详细阐述了在数据算力受限条件下的低代价学习范式、多机多传感器不同步条件下的协同学习机理,以及面向未知场景和类别的进化学习机制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林希珣老师随后作了《面向图结构数据的不确定性量化》报告。梳理了现有的图不确定性量化框架,从随机动力学系统和共形预测角度,介绍了团队在图不确定性量化方面的新进展。
在学术骨干汇报环节,武汉纺织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的余锋、梁金星、杨华利、朱强、胡开喜五位教师依次展示了《面向服装推荐的虚拟试衣技术研究与进展》《纺织服装色彩智能计算技术研究与应用》《AI赋能的学习者动态认知诊断研究》《融合多源知识的安全用药推荐研究》和《行为意图动态性影响下的序列预测方法研究》等课题。汇报内容紧密结合行业需求,涉及虚拟试衣、色彩预测、教育诊断、安全用药推荐等领域。每位汇报结束后,与会专家均从技术可行性、应用场景优化等方面提出了专业建议,现场互动热烈。
最后,严睿教授代表学院表达了对专家们支持参加此次讲坛的衷心感谢并对讲坛进行总结,强调了本次活动的学术价值与行业意义,专家们的真知灼见为学院后续研究方向提供了重要参考,学院研究团队将积极吸收专家报告中对现有研究的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内容,积极思考专家对团队研究内容给予的专业性意见,进一步提升研究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