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AI时代纺织产业的复合型人才,构建有学校特色的服装数字化技术体系,助力我国针织产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1月15日至1月17日,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胡新荣教授、副院长彭涛教授以及朱强和钟赛尚等教师带领部分硕士研究生赴学院省级研究生工作站——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考察交流。
首先,经企业代表的介绍,纺大师生深入了解了慈星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与技术积累。通过展览墙上1000+的技术专利和多项奖励证书,师生对慈星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的科研成果与荣誉、核心技术、典型产品进行了咨询和了解,对慈星的技术发展和所获得的荣誉均表示钦佩和赞叹,并且也认识到人才和技术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随后,在企业展厅中,针对团队研究生与工作站合作的研究课题,慈星股份技术骨干王工带领师生们重新认识了不同花型的针织面料,并且用纬编面料实物逐一对每种花型的结构特点进行了详细讲解。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介绍,同学们对自己的研究对象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对研究问题也有了更加准确的认识。
在了解了纬编针织实物特点后,工程师们进一步用自研专业软件为师生们展示了目前慈星在纬编针织服装三维虚拟仿真、数字化设计和生产等方面的最新技术进展。大家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结合演示效果和工程师们进行了深入的技术探讨。通过这一过程,同学们不仅深刻认识到了自己工程和研究能力上的不足,也进一步明确了接下来努力的方向。
最后,学院师生就团队与慈星有限公司的合作研究方向从研究进度和方案两个方面,与慈星股份副总经理李立军先生进行了深度探讨。李立军先生从企业生产的角度和慈星国际化平台的高度对合作研究方向给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改进意见,并且鼓励学院更多的研究生参与工作站合作课题研究。经过讨论,大家确定了接下来合作研究的重点,并从校企合作的角度对研究目标达成了共识。
会后,师生一行还现场参观了慈星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制衣车间,进一步了解了针织生产设备的结构和零部件构成,加深了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的全过程认识。在企业工程师的现场操作和讲解下,师生们观看了制衣过程,了解了一线成型技术的优势和技术难点。
考察活动结束后,师生纷纷表示此次对慈星股份有限公司的调研活动,进一步加深了我院师生对省级研究生工作站的了解,有助于推动学院与工作站的合作研究课题,还促进了校企沟通与交流,为后续的产教研融合发展、成果转化和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