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涛副教授谈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来源: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作者:喻仪编辑人:喻仪发稿时间:2021-04-29浏览次数:

教育部近日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截止目前,我校共11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日前,宣传部、教务处组织大学生通讯社学生记者对这些专业负责人就专业建设总体情况、人才培养、建设举措及教育教学改革思路等问题进行了系列访谈。《纺·谈》栏目本期推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负责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彭涛副教授专访。

专业建设研讨会

记者请您谈谈对于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体会和感悟。

彭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20年获批第一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既是对我们前期工作的肯定,同时也对专业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要按照一流专业建设的初衷,坚持立德树人,紧扣国家发展需求,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着力深化专业综合改革不断完善协同育人和实践教学机制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建立健全自查自纠的质量保障机制并持续有效实施。同时,我们也感到责任重大,要以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教师外出学习交流

记者本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您能谈谈现阶段本专业的总体情况吗

彭涛本专业于1997年设立,2003年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06年获批二级学科硕士点,2010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本学科获批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分别于1998年通过国家本科教育合格评估,2006年以“优”的成绩通过本科教学评估,2016年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中获得评估专家的赞誉和好评,并在2016年省本科专业评估中获得4星(最高5星)专业定位:坚持“立足湖北,服务全国”的定位,按照站稳主流、进位提质、支撑纺织、多方融合、凸显特色的思路,为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具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和数据处理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坚持以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积极推进“创新实践”和“第二课堂”活动,大力建设校内外学训一体实习实训基地以图形图像技术为基础构建以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应用为特色的知识体系;强化“产学研教”融合的培养模式,“以赛促学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

学生参加比赛

记者目前本专业建设有什么具体举措?比方说教学基层组织建设、一流课程建设、课堂革命、实习实训、学科竞赛等。

彭涛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不断深化专业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教学资源建设(1)通过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对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制定适合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2)以课程建设为抓手,采用“双师”联合教学的模式,借助“VR+行业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平台,与企业共建部分核心专业课程。

强化协同育人理念加强教育教学改革(1)积极参与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建设和新工科建设,先后获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4项。通过项目的实施,持续推进本专业的新工科建设。(2)与企业共建VR创客空间和大学生课外创新基地,与10余家企业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并获批省级实习实训基地一个,保证本专业所有学生能参与课外实践。

坚持立德树人贯彻三全育人理念(1)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鼓励老师指导和督促学生课后学习,了解并帮助解决学习、思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落实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三全育人”理念;(2)积极响应学院的“四导五岗”育人工程,引导教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鼓励教师将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倾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持续改进培养体系建立长效反馈机制(1)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建立基于“正向施工,反向设计”的“社会需求-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的改进体系,以输出为导向,对培养方案、课堂教学、教学改革、实践环节等进行持续改进;(2)不断推动专业培养体系的思想、理念、方法技术和模式的创新,在新工科背景下谋划专业发展,探索“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社会需求培养专业人才。

近年来的成效包括专业建设成效显著:一是今年来获批省级课程教学团队1个,专业带头人胡新荣教授获批湖北省名师工作室;二是培养质量逐年提升,专业认可度越来越高,专业一志愿报考率稳步提升,考研学生的数量和质量逐年提升;三是独建或与企业共建省级以上实习实训基地(平台)7个,校级实习实训基地4个;校级重大教改项目4项,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0余项。

学生获奖

记者目前计算机是一个热点话题很多学生在高考报名时也会选择计算机类。那么目前我校本专业人才培养成效怎样包括学科竞赛获奖、就业情况、杰出校友等。

彭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紧跟目前行业前沿和国家的需要,开设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虚拟现实前沿课程,为国家输出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例如,今年毕业学生中,高薪就业的学生比例有较大提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整体薪酬水平位于全校前列。近三年来,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青春”挑战杯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8项,CCPC中国程序设计大赛获奖4项,美国数学建模大赛国家级奖项7项,60余人次获“蓝桥杯”等各类大赛省级奖项;学生获批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论文1篇;4.获批了省级教学改革项目9项。已毕业的学生中,很多校友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中层管理人员,甚至高层领导。

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发展,国家对相关人才的需求有不断增加,本专业顺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开设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相关课程,服务国家战略需要。今年来本专业与行业内知名企业科大讯飞易思博远万方数据、奥浦信息技术等公司成立联合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实验平台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到企业的项目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目前参与到各类实验室的学生不断增加,甚至吸引了很多外专业的学生。

学生自主学习

记者能谈谈下一步本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思路及举措吗

彭涛专业建设主要思路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进一步推进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建设3-5专业核心金课;进一步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探索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理念;进一步加大课外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

专业建设和改革的举措:(1落实思政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水平,探索专业课思政方法;全方位落实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理念,让专业教师愿意培养人,会培养人,能够培养好人,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推进专业认证加强课程资源建设。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当前专业培养体系(包括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实践,课外创新)进行全面梳理和完善,从教材建设出发,以精品资源课程建设为目标,丰富和完善课程资源。三年内力争将《Unity 3D》《人工智能》《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打造成金课,同时,培育一批金课,争取金课的全覆盖。3坚持协同育人着力打造专业特色。根据企业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推进协同培养机制建设,扩大协同育人的范围,加大校企合作培养的深度和宽度,在培养学生的同时,加大教师的参与度,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4坚持四个回归”,提升课外实践能力。增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校内鼓励学生参与教师或产学研项目,通过老师指导与学生帮带相结合,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